高考上榜网
PC版

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2024-09-22 13:53本站原创浏览:167次
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与启示  ——石屏县“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调查报告  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调研组  石屏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山区面积占94.6%,总人口30多万人,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9.4%,农业人口占88.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民族贫困县。2010年以来,石屏县开展“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探索农村党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四富四抓四帮”工作模式  石屏县紧紧抓住党组织和党员这两个关键要素,大胆探索,找准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各级干部(代表)、涉农部门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切入点,把农村党建工作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形成了务实管用的  “四富四抓四帮”工作模式。  组织领富,抓统筹帮指导。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县域经济总体布局,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养结合”的原则,以“四种两养”(粮食、烤烟、特色林果、蔬菜种植和特色水产、畜禽养殖)为核心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县域、乡域、村域特色经济。重点是突出“一个发展理念”,即村庄规划与农户增收相结合的理念;做强“两大主导产业”,即做大做强杨梅、豆制品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四个新兴产业”,即北部山区白萝卜种植、中药材种植、低热河谷火龙果种植、沿湖特色水产养殖四个产业;培植“一批特色种植养殖村”,即大闸蟹村、枇杷村、三七村、蓝莓村、草莓村等特色种植养殖村,使石屏农业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2011年,全县种植粮食38.71万亩、烤烟10.04万亩、水果18.01万亩、蔬菜27.31万亩;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11.19万亩;存栏家禽120万只,出栏215万只,存栏牲畜75.3万头,出栏88万头。二是培育致富大户。龙头企业和致富大户是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中坚力量。乡村党组织始终坚持抓重点带全局,将优势资源集中到引进龙头、培育大户上来。一方面,将土地、项目、资金、信贷等优惠政策向龙头企业倾斜,引进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35家,建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23家,带动农户2.93万户。另一方面,采取乡村干部“一对一”指导、提供技术培训、提供信贷资金等帮扶措施,培育有发展潜力、有发展基础的本地党员大户,促使其尽快由致富大户向小型企业转变。全县共培养275户农村党员大户,其中有36户创办了企业,带动农户1.6万户。三是提高农民素质。各级党组织整合组织、农科、劳动、扶贫、党校等培训资源,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和“储备式”职业技能培训。2011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64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3.2万人次。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各乡镇落实增收示范户动态量化考评管理机制,将有发展产业条件、在群众中口碑较好的致富大户确定为产业扶持示范户,全县共评选出党员示范户395户,群众示范户277户,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局面。